Apple ID完全指南
苹果账号是用户进入苹果生态的“通行证”,无论是登录 iCloud 同步数据、进入 App Store 下载应用,还是订阅 Apple Music 等服务,都离不开它。 然而,对于国内用户来说,默认使用中国大陆的苹果账号,能够享受到的服务仅限于 Apple Music 和 iCloud,且订阅价格并不便宜。本文将从区域选择、账号注册、服务订阅和省钱技巧等方面,详细解析如何以更实惠的方式玩转苹果生态。
一、选择适合的苹果账号区域
苹果账号的区域选择直接决定了可以访问的服务种类及价格。目前,比较流行的区域包括美区、台区、日区和土区,它们各有优势:
1. 土耳其区
- 优势:价格最实惠,Apple Music 曲库达 1 亿,支持 Apple Arcade。
- 局限:不支持 Apple TV+ 和 Apple Fitness+。
2. 日本区
- 优势:Apple One(包含 Apple Music、Apple TV+、Apple Arcade 和 iCloud+)价格相对最便宜,适合需要多项服务的用户。
- 局限:没有 Apple Fitness+。
3. 美区
- 优势:拥有苹果服务的完整生态(包括 Apple Fitness+)。
- 局限:价格较高。
4. 台区
- 优势:Apple One 的价格低于美区,但高于日区。
- 局限:服务内容与美区基本一致,但价格不够突出。
结论:
- 如果只需 Apple Music 和 iCloud,选择土耳其区。
- 如果需要 Apple TV+ 和 Apple Arcade,选择日本区。
- 如果追求完整生态(包括 Apple Fitness+),选择美区。
二、各区域服务价格对比
以下是各区域主要服务的价格对比:
- 土区:价格最低,Apple Music 和 iCloud+ 性价比极高。
- 日区:Apple One 个人版价格最便宜,适合需要多项服务的用户。
- 美区:虽然价格最高,但支持所有服务,尤其是 Apple Fitness+。
三、如何注册外区苹果账号
注册外区苹果账号并不复杂,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:
方法一:直接注册外区账号
- 访问注册页面:进入 appleid.apple.com,选择“创建你的 Apple 账户”。
- 填写信息:
- 国家或地区:选择目标区域(如美国、日本、土耳其)。
- 邮箱:建议使用 163 邮箱,注册前发送一封邮件以激活。
- 电话号码:填写真实号码,苹果允许一个号码绑定多个账号。
- 付款方式:选择“无”。
- 地址:使用在线地址生成器生成一个目标区域的合法地址。
- 完成注册:提交信息后即可获得目标区域的苹果账号。
方法二:通过国区账号切换区域
- 注册国区账号:按常规方式注册一个中国大陆的苹果账号。
- 切换区域:
- 登录 appleid.apple.com。
- 在“个人信息”中,将国家或地区更改为目标区域。
- 按方法一的方式填写地址和付款信息。
注意:
- 美国账号建议选择免税州(如特拉华州、蒙大拿州),以避免订阅时产生额外税费。
- 每个电话号码可注册多个账号,但不建议频繁注册。
四、如何切换和使用外区账号
1. 切换账户
在设备上,可以分别设置 iCloud 和媒体购买的账户:
- iCloud 账户:保留原区账号,避免数据迁移的麻烦。
- 媒体与购买项目:切换为外区账号,用于订阅服务和购买应用。
注意:如果订阅 Apple One,则需要将 iCloud 账户切换为外区账号才能享受其存储空间。
2. 充值账户
外区账号的充值方式主要是通过礼品卡:
- 购买礼品卡:可在海鲜市场或苹果官网购买,海鲜市场价格可能更低。
- 兑换礼品卡:
- 打开 App Store,点击头像。
- 选择“兑换礼品卡或代码”,输入 16 位兑换码即可。
五、订阅服务与省钱技巧
1. 免费试用
每项服务(除 iCloud+)均提供 1 个月的免费试用。
激活新设备 3 个月内,可免费试用 Apple Music 等服务 3 个月(仅限首次订阅)。
订阅前需保证账户余额高于一个月的费用,试用期间不会扣款。
2. 拼车订阅
可拼车服务:Apple Music 家庭版、Apple One 家庭版等支持最多 5 人共享。
操作方式:购买家庭版后,将家人或朋友添加至家庭组,共享订阅服务。
注意事项:拼车操作虽然技术上可行,但苹果官方并不鼓励。
六、常见问题解答
家庭分享可以跨区域吗?
iCloud+可以,但其它服务的家庭分享仅支持同一区域的账号。可以先试用单项服务再试用 Apple One 吗?
不可以,免费试用期无论如何最多只能使用 1 个月。礼品卡余额是否可用于订阅?
可以,账户余额可用于订阅官方服务、购买软件及应用内付费。设备内可以混用不同区域的账号吗?
不建议,混用账号可能触发苹果的设备绑定限制,导致 3 个月内无法切换账户。
Updated on 14 July, 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