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Watch 选购指南
一、购买哪一代 Apple Watch
选购原则
Apple Watch 的选购建议遵循以下大原则:踩在芯片性能或外观更新的节点上购买。以下是针对 2025 年初的推荐:
- 追求性价比且希望长期使用:选择 2023 年的第 9 代。
- 想要最新外观设计:选择 2024 年推出的第 10 代。
- 学生党或尝鲜用户:可以低价购买 更早的第 6 代(二手)。
原因分析
- 第 9 代:搭载了 S9 芯片,这是继第 6 代后唯一一次显著性能提升。按规律推算,下次芯片革新可能要到 2027 年。
- 第 10 代:继第 7 代以来首次外观设计变动,适合追求外观的用户。
- 第 6 代:性能提升显著,且在 WatchOS 11 上依然流畅运行,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的选择。
规律总结
Apple Watch 在 4、5、6 代的连续大更新后,进入了性能和外观交替改进的平缓期。现在每 3 年进行一次性能或外观的大更新,且没有高频使用的新功能出现。因此,踩在性能或外观提升的大年购买是最合适的。
Apple Watch SE 的选择
不推荐 Apple Watch SE,原因如下:
- 缺少 Always On Display(屏幕常亮) 功能,对使用体验影响较大。
- 与翻新在售的正统机型(如 Series 9)相比,价格差距不大。
二、材质选择
材质优缺点
- 铝制表壳:
- 优点:便宜、轻便。
- 缺点:质感较差,屏幕和表壳容易划伤,一年后会积累明显划痕。
- 不锈钢表壳(已被钛取代):
- 优点:质感优秀,屏幕采用蓝宝石玻璃,抗划伤能力强。
- 缺点:表壳容易出现轻微划痕,重量相比铝制增加 12 克(以第 9 代 44 毫米为例)。
- 钛制表壳:
- 优点:结合了铝的轻便和不锈钢的质感优点,表壳更硬,屏幕采用蓝宝石玻璃,几乎不会划伤。
- 缺点:价格较高。
材质选择建议
- 追求质感和耐久度:选择 钛制表壳(第 10 代起已取代不锈钢)。
- 预算有限:选择 铝制表壳。
特别提醒
- 如果对钛材质有需求,选择 第 10 代 Apple Watch,因为第 8 和第 9 代取消了钛表壳版本,而第 10 代将钛取代不锈钢。
三、表盘大小选择
选择依据
表盘大小不应该以性别区分,而应以个人适合的尺寸为准。以下是表盘尺寸的演变规律:
第 10 代的小号表尺寸,已经等于初代的大号表尺寸。
因此,建议亲自上手体验,或通过苹果官网的 AR 3D 模型比对适合的尺寸。
注意事项
大小号表盘在 功能和续航 上没有差异,仅在 屏幕大小、价格和重量 上不同。
建议优先关注适合的尺寸,其次才是价格和重量。
四、是否选择蜂窝版
目前,只有铝制表壳的 Apple Watch 提供非蜂窝版(GPS 版本),其他材质均为蜂窝版。蜂窝版的特点如下:
- 支持 一卡多号服务,手表可脱离手机独立通信和上网。
- 适合在 跑步、游泳 或 户外需要通信备份 的场景。
蜂窝版选择建议
- 有需求:建议选择蜂窝版,特别是需要独立接打电话、听音乐、收发消息的用户。
- 无需求:可以选择非蜂窝版(仅限铝制表壳)。
国内运营商支持情况
- 中国移动、联通、电信已恢复 Apple Watch 的“一卡多号”服务,但部分省市可能仅支持线下办理。购买前建议电话咨询当地运营商。
五、表带选择
我使用过以下五种官方表带,每款表带至少使用一年以上,以下是基于我的实际体验总结的表带特性:
表带特性分析
运动型表带:
- 优点:耐久、舒适、不吸汗,是运动时的最佳选择。
- 使用体验:这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款表带,适合日常和运动场景。
运动回环表带:
- 优点:轻便、舒适、耐用。
- 缺点:容易积累汗味,尤其是在运动或夏天使用时,需要经常清洗。
- 使用体验:这是我戴过最舒服的一款表带,但需要多加维护。
米兰尼斯表带:
- 优点:质感优雅,适合正式场合,尤其搭配不锈钢或钛表壳。
- 缺点:运动时容易变松,不适合跑步等高强度活动。
- 使用体验:更适合上班或出席正式场合佩戴。
耐克运动表带:
- 优点:设计有多个透气孔,理论上更适合运动。
- 缺点:实际舒适度与运动型表带无明显差异,外观设计较为突兀。
- 使用体验:因外观原因,我使用一年后便放弃了。
单圈编制表带:
- 优点:舒适度与运动回环表带相当。
- 缺点:容易吸汗并产生异味,使用半年后会明显变松。
- 使用体验:这是我比较后悔购入的一款表带,虽然 Apple Store 在保修期内可以更换,但新表带也很快会出现同样问题。
表带选择建议
- 运动场景:推荐 运动型表带 或 运动回环表带。
- 正式场合:推荐 米兰尼斯表带。
- 预算有限:优先选择 运动型表带,性价比最高。
六、美版、港版和大陆国行的差异
在购买 Apple Watch 时,不同地区版本的功能和特性略有差异。以下是美版、港版和大陆国行的对比分析:
相同之处
全球联保:
- 所有版本均支持全球联保,包括 Apple Care+ 服务。
- 如果需要异地保修,需前往当地的 Apple Store。
蜂窝功能:
- 所有版本的蜂窝功能均全球通用,能否开通取决于当地运营商,与硬件无关。
差异分析
功能差异:
- 大陆国行:缺少 对讲机功能 和 FaceTime 语音功能。
- 注:即使设备支持,这些功能也需要对方设备同样支持才能使用。
- 美版和港版:保留上述功能。但在大陆不支持蜂窝,且美版的S10不支持心电图功能。
- 大陆国行:缺少 对讲机功能 和 FaceTime 语音功能。
充电速度:
- 大陆国行(第 10 代):去除了快充功能,从 0%-80% 充电需要 1 小时。
- 美版和港版:支持快充,从 0%-80% 仅需 30 分钟。
- 第 7、8、9 代:所有版本均支持快充(0%-80% 需 45 分钟)。
充电头插头类型:
- 美版:采用中国大陆通用的双插头。
- 港版:采用香港标准的三插头,在中国大陆使用需配备转接头。
建议
- 如果追求功能完整性和快充体验,建议选择 美版或港版。
- 如果对快充和额外功能无需求,选择 大陆国行 更为方便。
七、全新、翻新和二手的选择
Apple Watch 可通过多种渠道购买,包括全新产品、官方认证翻新产品和二手市场。以下是三者的对比:
全新产品
- 优点:最新型号、完整包装和保修服务。
- 缺点:价格最高,性价比相对较低。
官方认证翻新产品
- 优点:
- 价格通常比全新产品低 15%。
- 符合新品标准,享受与新品相同的售后政策。
- 包装简化,但内部硬件和外观无差别。
- 缺点:可选型号有限,仅能购买上一代或推出半年后的新品。
- 购买渠道:通过官网https://www.apple.com.cn/shop/refurbished或 Apple Store APP 搜索“翻新 Apple Watch”。
二手产品
- 优点:价格最低,尤其是较老型号,如第 6 代或第 7 代。
- 缺点:
- 可能存在非官方更换电池的情况,导致防水性能下降。
- 售后服务难以保障。
- 注意事项:购买时需确认设备是否经过非官方维修,避免影响使用体验。
建议
- 预算有限:推荐购买官方认证翻新产品,性价比高且质量有保障。
- 追求低价:二手产品适合购买较老型号,但需仔细检查设备状况。
八、Nike 和 Hermès 版本
Apple Watch 提供 Nike 和 Hermès 两种特别版本,但实际差异较大:
Nike 版本
- 自第 8 代起,Apple Watch 不再推出独立的 Nike 专属手表。
- 特点:仅提供 Nike Logo 的表盘设计和表带。
- 注意:目前所有 Apple Watch 均可使用 Nike 表盘,Nike 表带也可单独购买。
Hermès 版本
- 特点:
- Hermès 专属表盘和表背设计,带有 Hermès Logo。
- 附赠一根不外售的橙色 Hermès 运动型表带。
- Apple Care+ 提供 3 年质保(比普通版本多一年)。
- 适合人群:追求品牌价值和独特设计的用户。
九、是否需要等待下一代
根据 Apple Watch 的更新规律,建议判断是否需要等待下一代产品:
2025 年初的情况:
- 第 9 代刚经历性能提升。
- 第 10 代刚进行外观变更。
- 下一次芯片性能提升预计在 2026 年的第 12 代。
- 下一次外观设计变更预计在 2027 年的第 13 代。
结论:
- 目前购买第 9 代或第 10 代均踩在大更新节点,无需等待。
十、是否需要购买 Apple Care+
建议
Apple Watch 通常无需购买 Apple Care+,原因如下:
- 设计特点:
- 穿戴式设备不易掉落,除非使用劣质表带。
- 防水设计使得两年内进水可能性较低。
- 硬件可靠性:
- Apple Watch 的硬件故障概率较低。
- 替代方案:
- 建议将购买 Apple Care+ 的预算留作两年后更换电池,更具性价比。
Updated on 15 July, 2025